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茶和天下 >> 产业研究 >> 内容

当代历史情境中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时间:2014-09-11 22:50:27 点击:

  核心提示:一、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武夷岩茶是中国茶叶大观园中的一枝奇葩。武夷山自古名山,山中所产之茶被称为“岩茶”。由于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丘陵区,这里到处沟壑纵横,山间终年为云雾所滋养...
 一、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武夷岩茶是中国茶叶大观园中的一枝奇葩。武夷山自古名山,山中所产之茶被称为“岩茶”。由于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丘陵区,这里到处沟壑纵横,山间终年为云雾所滋养,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所产之茶具有特殊的滋味醇厚、香高悠远的“岩韵”(古人曾用活、甘、清、香四字来形容岩韵,“活”指鲜爽润滑;“甘”指舌本回甘;“清”指滋味醇厚无苦涩;“香”指香幽而清无异味。)

    历来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南朝时就以“晚甘侯”之名著称,“晚甘”是指茶汤入口很久还有余甘,“侯”是尊称。武夷岩茶在宋代已有名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福建的一位官员高兴在游览武夷山、品饮了武夷岩茶后,悟到了武夷岩茶高雅的韵味,便采制岩茶,以作皇家贡品。元朝大德五年(1301)创皇家焙局于武夷四曲溪畔,不久改名为“御茶园”,武夷岩茶因此扬名天下。十七世纪初,武夷茶被销往欧洲,受到追捧,武夷茶甚至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开发优良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改造低产茶园,创建了大面积的高标准茶园,加强了茶叶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漫长的茶叶生产史中,武夷山的茶人在汇集了中国唐代以来各种制茶技艺精华基础上,不断创新,到了清末,武夷岩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制茶工艺和规范的管理方法,并相继向福建的安溪、广东的潮洲和台湾的冻顶地区传播。

    武夷岩茶制作工序繁冗,工艺细致。主要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主要介绍摇青和烘焙两道工序,这是保证茶叶的耐泡度和醇和度关键所在,也是武夷岩茶区别于其他茶类制作的独有工序。摇青是通过手持竹筛摇动茶树鲜叶,使鲜叶边缘相互碰撞摩擦,达到适宜的发酵度,这是色、香、味特殊品质形成的关键一环。烘焙则是将茶叶放在竹制焙笼中用木炭进行短时间高温火焙,之后再进行长时间低温烘焙的工序。这两个工序技术的掌握水平,完全取决于制茶技师对茶叶颜色变化程度和以体温做参照对烘焙温度的判断经验。因此,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必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清代梁章锯曾称说:“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茶叶生产在武夷山当地的经济生活中一直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夷山的制茶民众由于长期持有并不断使这项技艺得以发展,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他们视为其文化遗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为生计方式,由广泛制茶师组织参与的斗茶活动,通过比试茶品优劣这一内容,实现了师徒关系以外的经验交流和技艺切磋可能,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不断地高超化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的各种条件对茶树生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一年一度的 “祭茶”仪式,是制茶师向自然表达崇敬之情和祈求丰收愿望的重要社会活动。武夷岩茶具有提神、减肥等养生保健功效,饮茶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武夷茶艺、茶诗及茶歌、茶舞等,丰富着当代人们的精神生活。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岩茶才显得与众不同、异彩纷呈,而武夷岩茶的文化同时也成为了武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代历史情境中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武夷岩茶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知道只有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保护和延续一种传统手工技艺。

    我们知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对技艺体系和核心技艺的保护,维护其完整和纯粹,减少现代工业技术的渗透。而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手工技艺,其生命力依附于实际的操作,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一旦脱离现实,它就沦为呆板的表演和干枯的标本,毫无意义。所以我们提出了“生产性方式保护”,也就是采取生产性方式对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改善传承人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和扶持,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修复自身传承的内在活力。

    所谓“生产性方式保护”,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解释说:“所谓生产性方式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项目,比如说对传统手工技艺,可以作为产业支持它们来发展。保护工作要通过保护它的生产、完善它的产品、刺激它的需求才能保护它的技艺,继承它的传统。”也就是说,保护传统技艺,不仅是要搭一个戏台,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依据本人对武夷岩茶的理解,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是保持武夷岩茶独特的文化品位:在原始的氛围中保持传统技艺的活力

    武夷岩茶是根植于武夷山的,一头与自然相连,一头与文化相接,是很有文化、很有内涵的,而武夷岩茶只有保持与这两个源头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武夷岩茶在历史上曾有贵族化倾向,对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可以学学交响乐,交响乐通过普及,也能达到“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效果,文化品位和普及,两者并不矛盾。对武夷岩茶文化品位的提升方面,近年来争取获得的原产地保护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由于原产地保护注重保持某种产品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的唯一性,所以有了这样一重保护,对武夷山本地的茶叶生产企业来说,只要自己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关于原产地保护的质量要求,就能够从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获得原产地保护标志,这样就有利于保持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韵,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有利于武夷岩茶实施品牌战略。

    二是加大对武夷山和武夷岩茶的宣传力度:刺激需求

    近年来,随着武夷山加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它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旅游业也成为武夷山市的重要产业。武夷岩茶应该抓住这一良机,搭上旅游宣传的快车,宣传自己。可以和旅游部门联手,推出元代御茶园遗址、大红袍、遇林亭古窑址、茶博园等茶文化旅游线路,争取让这些线路排上游客的旅游日程表,也许这些旅游线路在短期内没有多少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从宣传武夷岩茶的长远眼光来看,是意义重大的。1991年以来,我们举办了两次无我茶会,加强了中华茶产业与国际茶界的交流与合作,还先后举办了多次岩茶节和民间斗茶会,吸引了无数客商参加,,表现了“武夷岩茶属于中国,武夷岩茶更属于世界”的胸襟。

    旅游业的兴旺、武夷茶文化的普及推广在另一方面必然带来对武夷岩茶的旺盛需求,而只有有需求,才能有茶产业的兴盛,才能有传统制茶技艺的实践和发展。

    三是完善武夷岩茶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由于武夷岩茶“岩岩有茶”的特殊性,它在历史上曾经有众多的品种。品种的增多可以为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仅有一个“大红袍”是远远不够的,武夷岩茶应该百花齐放。近年来,我们扩大了名丛繁育园,开发了诸如金观音、金钥匙、老君眉、石乳、白牡丹等新品种,并及时进行了推广。品种的完善和增加,提高了对品质和技艺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技艺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如果我们还只会向别人输出彩电、冰箱、洗衣机,而不会输出价值观和文化,那么,我们在竞争中必然还要处于劣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思考传统技艺的当代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了。
  为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武夷岩茶的生产应该改变过去各自为阵、分散生产的格局,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或集团成为武夷岩茶生产的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集团化生产的优势在于能够统一生产、扩大规模,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科研和生产技术改造,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不失为一种把武夷山的产产业做大做强的尝试。在营销方面应该考虑如何走出传统销售的局限,与更多的现代商业销售平台如电子商务等建立联系,还可以考虑加入现代物流的链条,让武夷岩茶也走进大商场、大超市,把武夷岩茶带到更远的地方和更广阔的市场去。唯有如此,传统的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如果我们还只会向别人输出初级加工产品,而不是输出价值观和文化,那么我们在竞争中必然还要处于劣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思考传统技艺的当代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了。  (叶启桐)

作者:叶启桐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Copyright © www.wysy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注册号:3507823701069 食品卫生许可证:闽卫食证字第02181356号
    服务热线:0599-5310531 (0)15959766889 客服QQ:8589881 591287118 605226252  
    武夷山市状元堂岩茶厂 武夷山市皇茗岩茶科学技术研究所 大红袍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本站经中人民共华和国信息产业部登记备案:闽ICP备06004610号 顺丰管理 法律顾问:潘春磊律师
  • Powered by laoy! V4.0.6